首页 | 诗词练习 | 诗词赏析 | 诗词下载| 诗词大全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您的位置:诗词大全 >陈琳

诗词搜索:

 
饮马长城窟行

作者:陈琳

饮马长城窟,
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
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
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
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
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
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
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
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
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
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
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
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
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
贱妾何能久自全?



秦王朝驱使千万名役卒修筑万里长城, 残酷而无节制, 使无数民众被折磨至死。这段历史, 曾激起后代许多诗人的愤怒和感伤。而直接摹写长城造成民间痛苦的诗篇, 陈琳这一首, 就现存的作品来说, 要算是最早的。

郦道元《水经注》说“余至长城, 其下有泉窟, 可饮马, 古诗《饮马长城窟行》, 信不虚也。”诗的首句着题, 也可以说点出环境特征, 第二句以“水寒伤马骨”, 渲染边地苦寒, 则难以久留的思归之心已在言外。这个开头既简捷又含蓄。下文便是蕴含之意的坦露, 一位役卒终于忍无可忍地对监管修筑长城的官吏说:到了服役期满, 请千万不要延误我们太原役卒的归期。从这个请求中, 可以看出其归心之切, 也透露了“稽留”乃往日常有之事, 甚至眼前已经看到又将“稽留”的迹象, 若不如此, 岂敢凭空道来。所以钟惺“怨甚”(《古诗归》二字评这句话, 是很能发掘这话中之话的。。官吏回答说:官府的事自有期限, 举起手中的夯和着号子快干吧!一派官腔, 也是话中有话。只此两句, 气焰、嘴脸, 如在眼前。那役卒看此情景, 听此言语, 也愤愤地回敬了两句:男子汉宁可刀来剑去战死疆�。跄苷庋盐涯夷�, 遥遥无期地做苦役呢!以上“三层往复之辞, 第一层用明点, 下二层皆用暗递, 为久筑难归立案, 文势一顿”(张荫嘉《古诗赏析》)。

“长城何连连, 连连三千里”。如此“官作”, 何时竣工?再加上如此官吏, 更是归期无望。也正因这样, 才造成“边城多健少, 内舍多寡妇”。古时凡妇人独居者, 皆可称“寡妇”。两个“多”字, 强调地概括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境遇。这四句诗, 不脱不粘, 似是剧中的“旁白”, 巧妙地将希望转至绝望, 由个别推向一般, 由“健少”而连及“内舍”, 从而大大地开拓了作品反映的生活面。这对于了解人物的思想活动, 乃其所产生的现实基�。杂诠戳舷履谌�, 都是很重要的。

“作书与内舍”, 便是上述思想的延伸。“便嫁”三句, 是那位役卒的寄书之辞。首先劝其“嫁”, 而后交代她好好侍奉新的公婆, 这无疑是希望她能得到新的融洽的家庭生活, 最后还恳求她能常常念起往日丈夫(即役卒自己)。第一句, 明确果断;二三两句, 又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其善良的心地, 与难忘的情爱。这矛盾的语言藏着归期无日、必死边地的绝望。藏而不露, 亦是为了体贴对方。“书”中三句, 第一句为主, 后两句则是以此为前提而生发出来的。所以妻子”报书往边地“, 便抓住主旨, 直指丈夫出言粗俗无理, “今”字暗示往日不曾如此。语嗔情坚, 其心自见, 一语道�。嘟晕扌胱秆�。“身在”六句, 上役卒再次寄书, 就自己的“出语”, 与妻子的指责, 作进一步解释。头两句说自己身在祸难之中, 为什么还要留住别人家的子女(指其妻)受苦呢?接着四句是化用秦时民歌――“生男慎勿举(养育), 生女哺(喂食)用脯(干肉)。不见长城下, 尸骸相支拄”。其用意是以群体的命运, 暗示自己的“祸难”, 自己的结局。因此, 前言虽“鄙”, 亦出无奈, 其情之苦, 其心之善, 郭不可察, 何况其妻呢!妻子也确实理解了, 感动了, 这从再次报书中可以看出。她说:我自从与你成婚, 随后你就服役边地, 这种日子当然令人失望怨恨, 但是, 情愿相连, 两地一心, 这始终不变的。如今明知你在边地受苦, 我又岂能久于人间!虽己以死相许, 但对丈夫的结局终不忍直言, 只以“苦”字代之, 既回肠九曲, 又言辞得体。

本诗采取了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的手法, 诗中既有广阔的图景, 更有具体细腻的描绘, 两者相互引发, 概括而深刻地反映了“筑怨兴徭九千里”, 所酿成的社会的和家庭的悲剧, 显示了作者驾御题材的能力。诗中人物的思想活动, 均以对话的手法逐步展开, 而对话的形式又巧于变化, 这一点是深得前人称赞的。谭元春说:“问答时藏时露, 渡关不觉为妙”(《古诗归》)。沈德潜说:“无问答之痕, 而神理井然”(《古诗源》)。不仅如此, 语言也很有特色, 役卒对差吏的刚毅、愤慨之词, 和对妻子那种恩爱难断、又不得不断的寄语, 都表现了感情的复杂性, 和性格的丰富性;妻子那一番委婉缠绵而又斩钉截铁的话语, 则写出了她纯洁坚贞的深情;就是那差吏不多的两句话, 也活画出其可憎的面目。如此“奇作”的出现, 除了作者的才华与技巧之外, 似乎还应该指出, 它与诗人对当时连年战乱、“人民死丧略尽”的现实的了解, 对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关注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那么本诗的现实意义, 也是不可忽略的。 (赵其钧)
,,5156edu


作者其它作品: 更多>>
专题推荐
相关资料
作者相关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中国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歇后语大全 文言文翻译 绕口令大全 语题库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版权所有 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