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14-15题。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
王安石
王孙旧读五车书, 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 却分金节佐均输。
人才自古常难得, 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事, 莫嗟行路有崎岖。
【注】本诗写于作者主持变法时期。王詹叔, 名靖, 曾任山阳太守等职。利州路, 北宋行政区名, 包括今陕西、四川部分地区。运判:官名, 即转运判官。朱轓, 古代高官之车。辇毂, 代指朝廷。均输, 指均输法。作者推行的新法之一。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王詹叔身为贵家子弟却能饱读诗书, 在看似简单的叙述中含有作者的赞赏。
B.颔联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 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名利、勇于承担新任务的官员形象。
C.王詹叔眼下虽然不受器重, 但作为难得的人才, 作者认为他最终会得到朝廷认可。
D.本诗以送别为题, 但重点不在于抒写别情, 而是缘事抒怀, 表达作者的意志态度。
15.尾句“莫嗟行路有崎岖”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它与“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共同体现了作者什么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C
15.(第一问)表达对王詹叔的勉励之情, 希望他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不惧困难, 勇往直前;暗含作者克服困难推行新法的坚定意志。
(第二问)“莫嗟”一句以行路为喻, 强调不要嗟叹改革道路崎岖难行; “不畏”一句以登高望远作比, 强调不怕浮云遮蔽;两句共同体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坚贞不屈的性格。
答对一问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