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练习 | 诗词大全 | 诗词赏析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 | 诗词下载|

您的位置:诗词鉴赏练习题 >查看内容
 
李白《灞陵行送别》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面小题。
灞陵行送别
李白
送君灞陵亭, 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 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 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①。
古道连绵走西京, 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 骊歌②愁绝不忍听。
(注)①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由于其文才出众, 被称为“七子之冠冕”。曾为避难南下荆州, 途中作《七哀诗》, 诗中有“南登灞陵岸, 回首望长安”句。②骊歌:指《骊驹》, 《诗经》逸篇名, 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两句, 实写灞水水势“流浩浩”, “霸陵”“霸水”, 重迭出现, 烘托浓郁的离别氛围, 这是赋的写法, 而又有比兴手法的运用。
B.“上有无花之古树, 下有伤心之春草。”这两句一笔宕开, 不仅展现了灞陵道边的古树春草, 而且在写景中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上下顾盼、瞩目四周的情态。
C.“我向秦人问路歧, 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借用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此古道的典故, 不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 还想象友人离开时会如王粲那样依依不舍, 翘首回望的情形。
D.“古道连绵走西京, 紫阙落日浮云生。”这两句承接上句的“古道”, 诗人全用虚写, 想象古道连绵奔向西京, 暮霭笼罩着宫阙的景象, 用浮云生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
15.李白的这首诗思想内容丰富, 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4.D
15.①“送君灞陵亭, 灞水流浩浩”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的离别之愁。②“紫阙落日浮云生”用浮云生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 谗毁忠良, 表明作者对政局的担忧。③古老的西京, 绵绵的古道, 紫阙落日的浮云以及曾在灞陵道上留下足迹的王粲等引发诗人绵绵思绪, 触发更深广的愁思, 表达出一种世事浩茫的人生感慨。
【解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全用虚写”错, “古道连绵走西京, 紫阙落日浮云生”既带有写实的成分, 灞上离长安三十里, 回望长安, 暮霭笼罩着宫阙;也有虚写的成分, 用浮云蔽日来象征朋友被迫离京。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由“送君灞陵亭, 灞水流浩浩”这句中“送”字, 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 送君送到灞陵亭, 灞水浩荡似深情挽留, 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 也正如浩浩的灞水, 写出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的依依惜别之情。
由“古道连绵走西京”中“连绵”一词, 可见“古道”漫长, 世世代代负载过很多前往长安的人, 想起了王粲等人, 好像古道自身就飞动着直奔西京, 拓展了空间, 体现了别离时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 也有对世事的感叹。
“紫阙落日浮云生”, “紫阙”之皇宫, 西京的巍巍宫殿上, 太阳快要西沉, 浮云升起, 景象黯淡, 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 谗毁忠良, 透露出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 写出作者对政局的担忧。




作者其它练习:
李白《把酒问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游泰山(其六)》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寄东鲁二稚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别匡山》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白《咏槿》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独漉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折荷有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白《古风五十九(其五十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古风(其三十三)》《古风(其四十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秋风清》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游泰山六首(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幽州胡马客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风·四十四》《古风·四十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戏赠郑溧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越中览古》《苏台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白《题元丹丘山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怀仙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赠孟浩然》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九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题东溪公幽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长相思(其二) 》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 
诗词练习搜索

题目:
类型:

专题推荐
 
作者相关
相关资料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中国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歇后语大全 文言文翻译 绕口令大全 语题库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版权所有 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