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15~16题。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范仲淹①
西湖载客恣游从②,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 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 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 却惭何道继文翁③。
【注】①北宋皇佑二年, 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 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 翻修官仓, 借工程雇佣大批饥民。因措施得力, 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安定无事, 百姓平安度过灾荒。②从:同“纵”, 放任。③文翁, 名党, 字仲翁, 西汉循吏, 曾任蜀郡守, 政绩卓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 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 下文中的所见、所感均由此生发。
B.次句写湖周边的景象, 从湖上放眼望去, 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 参差不一, 高低错落。
C.颈联互文见义, 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 使人感到清新旷远、葱郁繁盛。
D.尾联两句一承一转, 上句承接并收束前文, 下句则是由“乐”到“惭”, 丰富了全诗的内涵。
16.“先忧后乐”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 在其诗词中也常有体现, 但这首诗却似乎有“乐”无“忧”, 对此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内容, 阐述你的看法。(6分)
答案:
15.B(“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不正确, “半佛宫”应该是指湖边的建筑大半是佛宫)
16.诗人曾通过不懈努力, 借整修寺庙等行为助饥民度荒, 为百姓解“忧”;如今看到当初修好的寺庙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十分欣慰, 这才“乐”上心头。②即便如此, 诗人仍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些为国为民做更多事情而惭愧。③所以, 这首诗仍然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 与他“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共6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