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14-15题。
夜坐①
宿雁半江画, 寒蛩②四壁词。
少年成老大, 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 闻鸡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②蛩, 蟋蟀。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夜坐”交待了本诗创作的时间, 诗人即景生情。
B.首联写近景, 随着天色向晚, 在轻烟细雨中蓼花开放得愈发娇艳, “淡烟”“细雨”用得很有分寸。
C.颔联中诗人以由近及远, 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将秋夜景色描写得真切生动, 既见巧思, 又深得自然之妙。
D.颈联中诗人意在表达实现报负还遥遥无期, “逶迤”一词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 连绵不绝, 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15.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相比, 这两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案:
14.C(“由近及远”错。应是“由远及近”。颔联由远及近, 由静及动, “宿雁半江画”是远景(静景)的勾勒, “寒蛩四壁诗”是近景(动景)的描写, 描绘了一幅凄寒、肃杀的深秋夜色图, 引出后两联作者的慷慨悲歌。)
15.不同:《过零丁洋》尾联直抒胸臆,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 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 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3分)
本诗尾联借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抒发了诗人在国家危亡之际, 要力挽狂澜、忠君报国的感情。(或者表达作者虽身处逆境, 却不改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3分)
(评分标准:能点出抒情方式各1分, 分析各2分。分析中有矢志报国、立志报国、及时奋起之意可得2分。《过》能点出“视死如归”、或者“舍生取义”的精神可得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比较鉴赏。
【解题思路】
从抒情方式看, 两首诗比较容易区分, 《过》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直抒胸臆, 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本诗则是通过化用典故来抒情。当国家处在危亡的时候, 诗人感慨自己年华不再、前途渺茫的, 其内心是沉重悲凉的, 但尾联又能让读者感受到这位爱国诗人矢志报国、壮心不已的情怀。全诗沉郁顿挫, 颇有杜甫风味。
【附】: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