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完成下面小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 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 号挺斋, 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 蓝色染料。
20.这首散曲一句一景, 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坪尤牒A�。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B.江碧鸟愈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C.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D.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1.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案:
20.D
21.①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 远山重重, 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 山泉飞流, 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 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②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 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 是动态的。
【分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侧重于对诗歌的理解。
解答这类题目, 除了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之外, 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本题中的题干已经给了答题的提示, 即“一句一景”。
A项,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不是写景。
B项,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不是写景。
C项,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不是写景。
D项, 各句之景分别为:黄鹂鸣翠柳, 白鹭上青天, 西岭千秋雪, 门泊万里船。由此可见, 只有D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故选D。
21.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 举头远望 , 目所能及之处, 有秋江万里, 澄澈耀眼, 静如白练, 绵延屈曲, 伸向远方;有秋山“数点”, 葱郁苍翠, 青如蓝靛, 这是从大处、远处起笔, 描写静态的景。“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俯瞰脚下, 江上点点白帆, 轻疾如离弦之箭;仰望高崖瀑布, 飞流直下快如闪电。作者从江与山的众多景物中各截取其一点, 从近处、细处着眼于江上疾驶如飞的“江帆” , 悬崖陡壁间飞泻千尺的“山泉”, 描写动态的景。五、六两句是仰观的背景, 更是表现时间的流动。从“变露”与“学扇”这两个词语里, 读者不仅能体会到景物变化的动态美, 意态形象的朦胧美, 还能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流动感。晚云变露, 是说夜晚天空的云层渐渐�:岩匀媳�, 而空气却越来越凉冷湿润, 地面上也凝结了露珠;而新月学扇, 则是月牙儿冉冉升上的景象, 且有它尽力欲呈露半面的趋向的意味。这都是深秋典型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