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练习 | 诗词赏析 | 诗词下载| 诗词大全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您的位置:诗词鉴赏练习题 >查看内容
 
屈大均《壬戌清明作》阅读练习及答案(含赏析)


屈大均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14~15题。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 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 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 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 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屈大均, 字翁山, 番禺人。早年参加抗清斗争, 后退隐不仕。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环境氛围, 极具清明节气候特征。“阴”字一语双关, 既是对傍晚阴沉天气的真实描述, 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沉感触。
    B.颔联使用借代、对比手法, 垂泪的“落花”代指受打击的抗清志士, 得意的“啼鸟”代指卖力为清廷帮腔的小人。两个意象对比突出, 表达诗人鲜明的爱憎。
    C.颈联中的“故国”指前明, 表达故国之思;“销沉”即“消沉”, 情绪低落之意, 指抗清志士在清廷强力围剿下因牺牲过多而显得意志消沉。
    D.尾联“龙蛇”指志士, “客”字表现诗人为抗清而到处奔走的漂泊之态。末句直抒胸臆, 包括自己在内的仁人志士在年年这个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
    E.本诗是诗人在特定时节特定环境下触发的情思, 语言含蓄深沉, 形象地塑造出心系故国、坚毅忠贞、矢志不渝的诗人形象。
15.首联中的“愁”为全诗诗眼, 请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诗人因何而愁?(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 BC�。˙ 借喻而非借代 C“销沉”应为牺牲。)(答对一个得2分, 答对二个得5分)
15.①清廷立足渐稳, 抗清形势严峻。首句营造阴沉清冷气氛, 暗示斗争形势的严峻。
②时光易逝。“不觉春深”流露出诗人感慨时光流逝的悲愁。
③壮志难酬, 复国无望。颈联“销沉”“徒”等表达了诗人对抗清志士牺牲, 恢复理想徒
然成梦的深重愁情。
④志士居无定所。抗清形势严峻, 志士们无所安身, 只能蛰伏。
(每点2分, 答对3点得满分。)
诗歌简析:
首联写环境氛围, 暗示斗争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情。早晨飘飞的轻云到了傍晚就阴沉沉的了, 在忧愁中的人全然不觉时间已进入了暮春。前句既是写的实际的天气, 又是写的内心的感触:清的力量渐渐渗透已把天下遮掩。环境描写, 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后句, 点出一个“愁”字, 流露郁懑和时光逝去的失落之情。
颔联用双关语对比地写眼前的现实。“有泪”, 形容花上的露珠。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 得意的“啼鸟”来比喻卖力为清廷帮腔的小人。这种写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 屈原就常用香花和臭草来比喻忠与奸。那“鸾鸟凤凰, 日以远兮。燕雀乌鹊, 巢堂坛兮。露申辛夷, 死林薄兮。腥臊并卸, 芳不得薄兮”就是这类构意的始祖了。这样的写法, 能够表达作者鲜明的爱憎。
颈联感情强烈, 饱含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徒”, “又”, 将恢复理想成为空想的感伤, 志士仁人白白消殒的沉痛, 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如何亡国恨, 尽在大江东”的深沉幽愤, 也有“万里悲风随邮塞, 三年明月照思乡”的沉痛遗恨, 慷慨悲壮而让人难以释怀。
尾联流露出失望之情。“龙蛇”这里是借喻, 代指志士。“龙蛇四海归无所”, 指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 指包抗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年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感。由此, 表达了反清无望的幽愤。
全诗处处写到亡国之恨和难以回天之感, 这是特点时节和特定环境触发的情思。


专题推荐
作者相关

相关资料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中国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歇后语大全 文言文翻译 绕口令大全 语题库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版权所有 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