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根据提示, 完成10-11题(每小题4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 作者都是贬谪之身, 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 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 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0、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 实写登楼, 引领全篇, 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 又蕴涵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_ _________________ __ 。
11、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 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 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0、参考答案:在末句, 虚写置身峰头, 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提示:可将两诗中的“望”加以对照, 从“望”字的位置、作用, “望”什么, 为何“望”, 怎样“望”等内容去考虑, 然后结合全诗内容, 即可得出答案。
11、参考答案: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 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
提示:两诗都有“青山”, 它成为诗人抒发感情的载体。可以先明确这个意象的基本内涵, 然后想想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体现这个意象, 结合全诗内容来看这个意象所体现的诗人的情感。
(1)养生丧死无憾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3、(5分)AC解析:A.不是讲公文写作课内容。C. “就是现实中的老树的真实写照”错,原文是“他是我, 又不是我”“我不可能像画里那么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