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4~15题。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 一望雪相似。遥想洛阳城, 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 亦望镜湖水。展转相忆心, 月明千万里。
【注】①:此诗写于829年, 当时诗人在长安, 白居易(乐天)在洛阳, 无�。ㄎ⒅┰谠街荩ń裾憬苄耍�, 镜湖是越州境内的一个湖。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一望雪相似”出语平易而境界真切, 形象地描绘出月光下洁白纯净的景象。
B.“遥想”表明空间之远, 而“正如此”则表明了这份情感不会因距离而减弱。
C.“知君当此夕”中“知”字, 语气肯定, 表明诗人相信友人定会如约欣赏月下湖景。
D.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彼此牵挂的缕缕情思, 随着皎皎月光绵延至“千万里”。
E.全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在帝都赏月的情景, 表达了对友人无尽的思念。
15.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答案:
14.(5分)C.E(选对一项得3分, 选对两项5分)
15.(6分)本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分)。一二句实写诗人在长安遥望如雪的明月(1分);中间两联虚写, 三四句想象友人身处的洛城月光与帝都月光一样(1分);五六句想象此刻身处越州的友人也正在欣赏月光下的洞庭湖景(1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并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