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5~16题。
筹笔驿①
罗隐②
抛掷南阳为主忧, 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③, 两朝冠�:挹壑�④。
唯余岩下多情水, 犹解年年傍驿流。
[注]①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 曾驻此地筹划军事, 书写公文, 因而得名。②罗隐, 唐代诗人, 应进士试屡试不中, 史称“十上不第”。③孺子, 指蜀国后主刘禅。④谯周:蜀国大臣, 力主投降魏国, 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称颂诸葛亮鞠躬尽瘁, 离开南阳一心辅佐刘备, 为蜀国大业用尽良谋。
B.颔联总结了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原因, 并提出一个普遍真理, 即时势造英雄。
C.颈联运用对比手法, 千里山河葬送之“轻”与两朝文武之“恨”形成反差。
D.本诗咏史怀古, 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自然流畅, 不着痕�!�
16.诗的尾联写岩下流水, 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时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颈联的意思是说:蜀国的千里山河葬送在昏庸的后主刘禅手中, 刘禅为人民所轻视, 而力主投降的蜀国大臣谯周, 在蜀国亡国后受到魏国封赏, 为蜀国两朝文武大臣所不齿。本联运用对比手法, 将刘禅、谯周之辈与诸葛亮形成对比, 衬托出诸葛亮为国尽忠的精神, 而非本联前后对比。
1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①以景结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1分)。②将岩下流水拟人化(1分), 意思是说一切成为历史, 只剩山岩下多情的流水, 年年从筹笔驿附近流过, 仿佛还蕴藏着深情 (2分)。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尊敬怀念、感叹惋惜(1分), 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之情 (1分)。
【诗歌赏析】
此诗首联就联系诸葛亮, 再联系筹笔驿作出高度的总括:“抛掷南阳为主忧, 北征东讨尽良筹。”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 他抛弃了在南阳的隐居生活, 为主公刘备分忧, 出来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北征东讨的运筹帷幄, 他的计谋都是好的。这里主要是北征, 筹笔驿是为伐魏运筹, 是北征;东征是陪衬, 不实指打东吴。刘备去打东吴, 诸葛亮是反对的, 他没有东讨。这里实际上是“南征北伐”, 不说“南征北伐”而说“北征东讨”, 因为上句已用了“南”字, 为避开重复, 所以这样说。
颔联“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时来句当战赤壁之战, 当时孙权、刘备两家的兵力, 联合起来也不能与曹操大军相比。只是倚靠了长江之险, 曹操北方的军队不习水战。又靠了东风, 好用火攻来烧毁曹军的战船取胜, 这是利用天时地理来获胜, 所以说“天地皆同力”。时运不济, 像李商隐诗里说的:“关张无命欲何如?”关羽、张飞都早死了, 不能帮助诸葛亮北伐, 英雄也不由自主。
颈联“千里山河轻孺子, 两朝冠�:挹壑�。”诸葛亮死后, 魏将邓艾率军攻蜀, 谯周劝后主投降。后主听了他的话投降了。蜀国千里山河, 孺子阿斗轻轻地断送了。在刘备和后主两朝的文臣武将, 主要是指诸葛亮, 他既管政事, 又管军事, 是两朝冠�!K缬兄�, 一定是恨谯周的。
尾联归结到筹笔驿:“唯余岩下多情水, 犹解年年傍驿流。”在驿亭的岩下水, 还在傍驿流着, 好像在怀念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