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练习 | 诗词大全 | 诗词赏析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 | 诗词下载|

您的位置:诗词鉴赏练习题 >查看内容
 
周邦彦《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
周邦彦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 远岸云收。草绿莲红, 浅映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 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派湖光, 棹声咿哑橹声柔。
愁窥汴堤细柳, 曾舞送莺时, 锦缆龙舟①。拥倾国纤腰皓齿, 笑倚迷楼。空令五湖夜月, 也羞照三十六宫秋②。正浪吟、不觉回桡, 水花风叶两悠悠。
[注]①锦缆龙舟:隋炀帝巡游江都(扬州)事。②三七六宫秋:源自徐凝《汉宫曲》“掌中舞罢箫声绝, 三十六宫秋夜长”, 赵飞燕独受汉成帝宠幸, “与人承宠, 各院凄凉”。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选用草、莲、芰荷、鸥、菱歌、棹橹声等意象, 调动多种感官, 动静结合, 描绘出眼前扬州美好的图景。
B.上阕中“恨”字承接开篇个“醉”字, 写出作者虽面对扬州美景, 却伤心国事, 是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
C.下阕借眼前细柳转入对历史的回顾, 描写出隋炀帝当年奢靡的生活, 既有宏大的场面, 又有笑倚迷楼的特写。
D.全词以景结情, 借流水落花、风吹落叶之景, 写出作者的惆怅与伤感, “悠悠”二字耐人, 寻味, 意蕴丰富。
16.与作者的《苏幕遮·燎沉香》相比, 有人评论本词“更能表现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请结合两首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B(“醉”指词人对眼前美景的沉迷;“恨”是“遗憾”义, 遗憾的是菱歌惊醒眠鸥, 打破眼前的静谧, 故“伤心国事”“乐景衬哀情”错)
16.《苏幕遮·燎沉香》词风清新淡远, 通过描写初夏之景, 表现一种朦胧的思乡之情。写仅仅表现个人思绪。(2分)《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借隋炀帝奢靡而亡的历史教训, 借古喻今, 希望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 吸取历史教训。(2分)从个人思乡之情升华到家国情怀, 体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2分)




作者其它练习:
诗词练习搜索

题目:
类型:

专题推荐
 
作者相关
相关资料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中国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歇后语大全 文言文翻译 绕口令大全 语题库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版权所有 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