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5~16题。
终南东溪中作
岑参
溪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
沙平堪濯足, 石浅不胜舟。
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
兴来从所适, 还欲向沧洲[注]。
[注]沧洲:业处用“沧洲”典故代指归隐。《全唐诗典故辞典):“‘沧洲\’原指水边, 由于隐者往往中意于彼,后因以‘沧洲’代指隐士的居处, 井常用以表现归隐之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景色优美如画,溪水清碧胜过绿草, 从烂漫的山花下面潺潺流淌而过。
B.颔联承上,续写水中沙平能够洗足,溪水清浅无法行船流露出怜爱之情。
C.颈联叙事.朝朝暮暮清洗药材, 年复一年溪边钓鱼, 重复中不乏单调之意。
D.本诗语言不事雕琢, 纯用白描手法, 风格清丽俊逸, 诗意盎然, 耐人寻味。
1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C (“重复中不乏单调之意”不对。联系全诗, 可知诗人对这种生活是热爱的, 没有厌倦之意, 也不觉得这样的日子单调, 更多的是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惬意。而且, 将诗中的“朝与暮”“春复秋”理解为“ 朝朝暮暮”“年复一年”也不够妥帖。)
16.①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3分)。②诗人欣赏终南东溪景色, 认为兴致来时,当随意而往, 更希望弃官不做, 长期隐居于此。诗人借用“ 沧洲”典故, 真切地表现自己的归隐之思(3分)。(诗的五六句是说:每天早晚来回可清洗采来的药材, 每年春秋往复能静心去钓鱼。古时隐士往往修心修身, 追求长生, 所以服食药饵;又追求宁静, 往往垂钓。这两句渲染平居的惬意和闲暇。七八句转向议论, 借用“ 沧州”典故, 表明自己的兴趣向来听从自己所向往的, 依然希望能在这溪水边风景如画的地方隐居。从这里可以看出, 隐居就是为了远离红尘, 求得宽心舒适, 称心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