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练习 | 诗词大全 | 诗词赏析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 | 诗词下载|

您的位置:诗词鉴赏练习题 >查看内容
 
杜甫《前出塞(其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前出塞 (其七)
杜甫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 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的一项是( )
A.首联与“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的“雨雪”语义相同, 均表现了征途环境的恶劣。
B.“径危抱寒石, 指落层冰间”两句写出了天寒地冻、征人戍边筑城的艰难困苦。
C.颈联和尾联中诗人借“汉月”和“浮云”表达了征人的羁旅漂泊之苦。
D.本诗以第一人称征夫的口吻直接向读者诉说, 更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14、下列边塞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它三项 的一项是( )
A.投躯报明主, 身死为国殇。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B.王程应未�。夷说痘�。 ——高适《入昌松东界山行》
C.天涯静处无征战, 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
D.只待烟尘报天子, 满头霜雪为兵机。 ——韦庄《赠边将》
15、杜甫《前出塞(其八)》:“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掳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该诗和《前出塞(其七)》在内容和情感上各有侧重, 请结合具体诗句, 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3、C“表达了征人的羁旅漂泊之苦”错误。表达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14、C
A.表达了作者对勇武刚强、死于国事的“鬼雄”的礼赞, 颂扬为国捐躯的壮士, 寄托了他对英烈的无比崇敬之情, 表达了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B.诗人说“且莫顾刀环”, 就是提醒自己“王程”未�。挛戳�, 决不能中途而止。表现了诗人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C.战争的阴霾消散净�。赵碌墓饣粘瑰居�。这种理想境界, 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 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D.只等待未来的某次战斗来报答天子, 满头的白发都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机会。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的耿耿忠心。
其它三项均是报效国家, 只有以项不是, 故选C。
15、其七重在写边塞天寒地冻, 环境艰苦, 征夫仍要修城筑垒, 表达了征夫渴望结束征战, 早日归家的迫切心情。
其八重在写敌我交锋, 轻松制敌, 擒王而归, 并不邀功。表达了对征夫英勇作战, 有功不居的高尚风格的赞赏。 





作者其它练习:
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又呈吴郎》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晴》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杜甫《羌村(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别房太尉墓》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杜甫《野老》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中宵》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空囊》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杜甫《孤雁》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禹庙》阅读练习及答案(含译文) 
杜甫《城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四松》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泰州杂诗(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又示宗武》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送舍弟颖赴齐州三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故武卫将军挽词三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梦李白》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赠田九判官》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独酌成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杜甫《发同谷县》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龙门》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客至》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诗词练习搜索

题目:
类型:

专题推荐
 
作者相关
相关资料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中国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歇后语大全 文言文翻译 绕口令大全 语题库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版权所有 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