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下列各题。
乌夜啼
陆游
金鸭余香尚暖, 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 钗坠滑无声。
冷落千秋伴侣, 阑珊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 花外一声莺。
【注】①金鸭:金鸭形的香炉②打马: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
(1)下面对宋词的内容和分析, 错误的两项是 CD
A.“金鸭余香”是指金鸭形的香炉中余香袅袅, 且点明了身份, 贵妇人。此句之意境近于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 梨花春雨掩重门”, 看似幽雅, 实则透露了孤独无聊。
B.“兰膏香染云鬟腻, 钗坠滑无声”这两句写了女主人美丽的头发染了香气很浓的“兰膏”, 午后睡在床上, 玉钗下坠时滑润无声。女主人公虽衣着雍容华贵, 但遮掩不了她的孤独无聊情绪。
C.“打马”之戏, 女词人李清照精于此道, 她的《打马图经序》中说到“打马爰兴, 樗蒲遂废。”也就是说“打马”这种棋艺游戏在深闺中逐渐盛行, 而投色子的游戏已衰退。而此词中的“阑珊打马”指妇女们游戏的兴趣正浓, 以此反衬诗人的孤独寂寞。
D.“潇湘梦”暗用了岑参《春梦》诗:“洞房昨夜春风起, 遥忆美人湘江水”, 写在梦中远涉异地, 去找寻心上人。陆词借此表达了自己思慕远方游子之情感。
E.词的后两句应用了倒装, 陆词把惊梦放在莺啼之前写, 为的是使两者的关系, 似即似离, 又不写出怨意, 显得比较婉转含蓄, 情调避免了悲凉。
(2)这是陆游少数的艳词之一, 写得旖旎细腻。艳而不悲, 但艳中又透着丝丝“怨”意, 请赏析词人是如何写的“艳”, 艳中又有什么样的“怨”意呢?
【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把握的能力.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解析
(1)C“阑珊打马”不是指妇女们游戏正浓, 而是指连玩耍的兴趣都消退了.D.陆词借此表达词人思慕远方游子之情感.错误, 而是侧重表达了莺声虽美, 但啼醒人的好梦, 很是杀风景, 让人烦恼不已.
(2)前两句是以窗外斜日点明时间, 一“绿”字渲染环境, “偏”修饰“明”即点明身份, 也透露孤独无聊, 是环境描写.“钗坠滑无声”由闺房写到房中人, 再次表现了孤独无聊的情绪反而透露得更分明.下片开头两句:“冷落秋千伴侣, 阑珊打马心情”.正面写主人公的寂寞.女伴“冷落”, 自然自己的心情也更为“冷落”, 前者正好反衬了后者.
答案
(1)CD
(2)景物的烘托, “金鸭余香”, “绿窗斜日”以幽雅动人之景烘托主人公的孤独;人物描写“兰膏香染云鬟”“钗坠滑无声”以华贵的装束写出主人公的慵懒且孤独之感;细节描写“冷落千秋伴侣, 阑珊打马心情”, 突出了一个上层妇女在春天中的孤独、寂寞的生活, 午后十分无聊地在床边消磨时光.闺中妇女怨的是心上人离别太久, 怨自己无伴打发时光, 寂寞难耐.
译文
金色的鸭形香炉中暖香未�。檀巴獾南ρ粢廊还饷鳎逑愕姆⒂桶淹贩⒛ǖ昧聊�, 午后躺于床上, 懒把身起, 玉钗坠落也悄无声息.
打秋千的伙伴被我疏冷, 连平日喜爱的打马游戏此时也没了心情.绣屏旁爱情的美梦突然惊醒, 都怪花丛外那只黄莺冒失地啼叫一声.
赏析
上片起二句:“金鸭余香尚暖, 绿窗斜日偏明”.后句用晚唐方棫诗“午醉醒来晚, 无人梦自惊.夕阳如有意, 长傍小窗明”的句意, 以窗外斜日点明时间, 一“绿”字渲染环境, “偏”字即方诗的“如有意”;前句写金鸭形的香炉中余香袅袅, 点明主人公身份, 这情景, 看似高贵幽雅, 仔细品味却透露孤独无聊.“兰膏香染云鬟腻, 钗坠滑无声.”由闺房写到房中人, 即女主人公, 装束华贵, 但孤独无聊的情绪反而透露得更分明.正因为无聊才将自己从上到下的梳妆打扮了一番, 美丽的头发“兰膏香染”, 却无人来欣赏.“钗坠滑无声”, 正可反衬出女主人公冷清的“单枕”.美好的时光, 却是如此的伤感.
下片开头两句:“冷落秋千伴侣, 阑珊打马心情”.正面写主人公的寂寞.她不但离别了心上人, 深闺独处, 而且连同耍秋千的女伴也很少过从.女伴“冷落”, 自然自己的心情也更为“冷落”, 前者正好反衬了后者.词中主人公的心上人不在, 女伴被冷落, 连打马的心情的都没有, 自可想见.正因为如此, 以前爱玩的“打马”游戏, 由于女主人公的孤独无聊, 也变得索然无味了.进一步点明了她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既然没了玩耍的兴趣, 也无可去之处, 更无出门的心思, 当然就只好仍在“绣屏”旁边的床上捱着, 朦胧之中, 做起了白日梦.梦说“潇湘”, 暗用岑参《春梦》诗:“洞房昨夜春风起, 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 行尽江南数千里.”作为典故, 即写在梦中远涉异地, 去寻找心上人.“潇湘梦”, 更加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寂寞无聊, 反映出女主人公的牵挂.独个人守空房的处境, 好令人心烦.唯有做白日梦来减轻内心的痛楚.可是, 这白日梦不是说做就做的, 得来颇属幸运.可偏偏老天与她过不去.做了一个好梦, 却又好境不长, 偏被春莺的啼声“惊断”.陆词把惊梦放在莺啼之前写, 使两者的关系, 似即似离, 又不写出怨意, 显得比较婉转含蓄, 避免了情调悲凉.
全词描写了一个上层妇女在春天中的孤独、寂寞的生活的场景.整首词只写“ 艳”, 不写“ 怨”, “怨”在“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