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5~16题。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
刘长卿
月色满轩白, 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 所贵知音难。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以写景入笔, 进而写及“琴声”。夜阑时分, 月色皎洁, 美好的琴声与周围环境是相互融和的。
B. 颔联“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清幽, 极为形象;“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 侧面烘托琴声之超妙。
C. 尾联“向君投此曲”点明诗人写诗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知音难”, 更突出了诗人此刻找到知音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D.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借物抒怀的手法, 诗人通过咏“琴”, 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及个人际遇的感伤。
16. 后来刘长卿把此诗改为五绝“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弹琴》)。你认为原诗和改诗相比, 哪一首更好?请结合诗歌简要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5.C(诗歌中没有表达喜悦和激动之情)
16. 示例:原诗更好。(1分)原诗用皎洁的月色、月下的庭轩营造了清幽的意境, 更能衬托琴声的清幽美好;(从表现琴声的角度去分析3分)在情感表达方面, 原诗不仅表达了自己不趋时尚的清高情怀, (1分)还有希望得到李侍郎赏识和提拔的愿望(1分), 情感更加丰富。(或原诗意象丰富, 富于画面美。用皎洁的月色衬托静夜时分琴声的清幽与美好, 用“飗飗青丝”表现弹奏时琴弦如青丝在风中吹拂的样貌。从意象丰富的角度去分析3分)
示例:改后更好。(1分)改诗中的“泠泠”本指流水声, 在表现琴声的清幽特点的同时, 与后文“松风寒”的意境更为吻合, 更加简明传神;(3分)在情感表达方面, 原诗尾联表明了希望得到赏识和提拔的愿望, 情感过于直露, 改后情感表达更加含蓄, 耐人寻味。(2分)
(能明确说出哪一首更好给1分, 能从艺术效果和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 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