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5、16题。
省试①湘灵②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③, 常闻帝子④灵。
冯夷⑤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⑥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注】①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 通称省试。 ②湘灵:湘灵:传说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 在舜死后因哀伤而投湘水自�。涑上嫠�。 ③云和瑟:云和, 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 ④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认为帝子是尧女, 即舜妻。 ⑤冯(píng)夷:传说中的河神。⑥苍梧:山名, 今湖南宁远县境内, 又称九嶷(jí), 传说舜帝南巡, 崩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根据试帖诗紧扣题目不得游离的要求, 开头两句就概括了题旨, 照应诗题, 点出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 她轻抚云和瑟, 弹奏起哀伤的乐曲。
B.三、四两句诗人想象动人的瑟声引来水神冯夷, 他理解湘水女神的哀怨, 伴着音乐起舞;人间那些被贬谪过湘水的“楚客”也领略到乐声里的哀怨心曲, 不禁悲从衷来, 不忍卒闻。
C.五至八句从侧面表现瑟声的感染力, 它能使金石为之凄楚, 白芷为之吐露芬芳。瑟声弥漫在广袤的空间, 使天地为之悲苦, 草木为之动情。
D.九、十两句诗人想象瑟声顺着流水, 化成悲风吹过洞庭, 使无形的乐声得到有形的表现;这种手法和《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有异曲同工之妙。
16.《增订评注唐诗正声》评论说, “只末二语杳渺, 咀味不尽”, 请你谈谈结尾两句究竟有哪些让你回味的地方?(6分)
答案:
15.B (“空”字说明冯夷并不理解湘水神的哀怨)
16 (1)结尾未描写湘灵, 却以“人不见”暗点“灵”字;以“江上数峰青”暗点“湘”字, 令人思索回味, 想象湘水女神孤寂、哀怨、飘缈的美丽形象。
(2)结尾演奏戛然而止, 却给人余音绕梁之感。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川江水, 数峰青山之间, 仿佛还飘荡着哀怨的余韵。
(3)“曲终人不见”表现的是消逝, “江上数峰青”表现的是永恒。诗境从虚幻世界突然回到现实世界, 令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