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4~15题。
 题衡阳隐士山居  
 杜荀鹤
 闲居不问世如何, 云起山门日已斜。
 放鹤去寻三岛客①, 任人来看四时花。
 松醪腊酝安神酒, 布水宵煎觅句茶。
 毕竞金多也头白, 算来争得②似君家。
 [注]①三岛客:传说东海的仙人居住在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上。②争得:怎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闲居”点题, 交代了主人公隐士的身份;“山门”则点明隐居之地。
 B.颔联以传说人诗, 显示出主人公不问世事、与世隔绝、寄情自然的生活方式。
 C.喝酒、煎茶、觅句都是主人公日常生活的内容, 表现出主人公的雅兴和意趣。
 D.全诗语言率真朴素, 平易质朴, 给人亲切之感, 与诗中人物形象相得益彰。
 15.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 分)
  
  
 答案:
 14.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与世隔绝”不恰当, 由“任人来看四时花”来看, 主人公虽隐居山林, 但平日并不排斥有人往来, 主人公应是静己和交友两全其美的。
 15.①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释然。尽管生活再“金多”, 但也会因俗事而累, 倒不如像隐士一样闲居自在。
 ②传达出作者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之情。结尾以问句作结, 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每点3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思想感情的正确步骤:首先要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看有无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关的注释及自己对诗人的一般了解, 其次要清楚整首诗歌的大意, 再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思, 最后联系全诗以及注释内容, 结合提问, 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