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练习 | 诗词大全 | 诗词赏析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 | 诗词下载|

您的位置:诗词鉴赏练习题 >查看内容
 
戚继光《登舍身台》阅读练习及答案



登舍身台
台在边墙绝顶, 贯绳而进, 日昃馁甚, 咸买胡饼啖之, 赋此。
戚继光①
向来曾作舍身歌, 今日登临意若何?
指点封疆余独感, 萧疏鬓发为谁皤②?
剑分胡饼从人后, 手掬流泉己自多。
回首朱门歌舞地, 尊前列鼎问调和。
【注】①戚继光, 明代抗倭名将;“舍身台”在河北遵化长城沿线。②皤:白。
8.从全诗来看, 诗人产生了哪些“登临意”?(6分)
9.颈联和尾联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8.①舍身报国的壮志豪情;指点边防疆土;②两鬓斑白稀疏, 却不知为谁而耗尽青春的苦闷、不平;③军中生活艰苦战士们却同甘共苦舍生忘死, ④王公权贵在后方醉生梦死而不知忧的愤慨之情。(任答三点即可, 一点2分)
9.使用对比手法。(1分)将眼前将士们风餐路宿的艰苦生活(吃着只有用剑才能分开的烧饼, 喝着凉凉的山泉)与王公权贵的列鼎而食的豪华生活对比(2分);将士为保家卫国而吃烧饼却感到满足自豪, 与权贵们不顾国家安�!⑸钌莩�, 还要问味道是否调和进行对比(2分), 表达了对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的不满(批判、讽刺)。(或:虚实对比, 实写眼前将士们风餐路宿的艰苦生活, 虚写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 

 

 

【鉴赏】
       这首诗借写登临舍身台之事, 表达了作者舍身为国的壮志, 对那些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前途命运的权贵们进行了严厉斥责。诗的前二句表明作者一贯的志向。“曾作”, 言诗人登台作诗、明舍身之志己非此一次, 足见其志之坚、之恒;“意若何”, 用一问句形式, 言其登台心绪如潮, 引出下面的无限感慨。接下去四句, 写自己在镇守边关的军旅生涯中, 头发变白、变稀了, 却仍愿身先士卒, 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剑分胡饼从人后, 手掏流泉己自多”。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仰视到一个为国为民尽心竭力, 却不愿有一点个人享受的将军的高大形象。最后, 作者揭露了达观权贵们听歌看舞、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丑行, 从而更加衬托出作者对国事的忠心耿耿。




作者其它练习:
诗词练习搜索

题目:
类型:

专题推荐
 
作者相关

相关资料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中国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歇后语大全 文言文翻译 绕口令大全 语题库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版权所有 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