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下列小题(本题共2小题, 共7分)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跣薪家八家酪�。
深秋频忆故乡事, 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 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 不惜清光照竹扉。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深秋时节, 诗人独行于郊外, 天空冷寂, 树叶稀疏, 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
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 直到日暮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 心情孤寂惆怅。
C.尾联写山月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 流露出诗人对山居环境的喜爱之情。
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 清光照竹扉, 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
17.请将这首诗的颈联与“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陶潜《归园田居)》进行比较, 分析写景手法的相同点和意境的不同点。(4分)
答案:
16. D( “以空间为顺序”错。从日暮到天色越来越黯淡, 雾霭茫茫, 再写到月上西林, 这是以时间为序, 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故选D。]]
17.(1)在写景手法上, 二者相同, 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也可)描写了景物。刘诗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 从听觉角度描写“钟声”。陶诗从视觉角度描写村落、炊烟, 从听觉角度描写“狗吠”“鸡鸣”。
(2)在意境上, 二者不同。刘诗颈联描写了山影投映溪水, 随波暗涌, 古寺钟声悠长, 又随远烟逝去的幽暗空寂意境。而陶诗描绘的是田园一种和平平静、恬静优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