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题共4小题, 共2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13-14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1】
黄庭坚
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 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2】不知岩穴乐, 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 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 果然终取敌兵翻。
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 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 身如蜩甲【3】化枯枝。
湘东一目【4】诚甘死, 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 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释:【1】任公渐:任渐, 黄庭坚的好友。【2】坐隐:与下文“手谈”都指下围棋。【3】蜩甲:蝉蜕。【4】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 自幼盲一目。围棋中, 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 一目就是死棋。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开篇都写到作者因没有公务缠身, 难得闲暇, 于是生发了弈棋的雅兴。
B.第一首诗的颔联用岩穴隐居、与俗人闲聊之事和下棋相比较�。闯鱿缕逯�。
C.第二首诗颈联的“诚”“尚”二字写弈者虽不服输, 但最终也未能扭转颓势。
D.两首诗中都写到作者陶醉于对弈, 不觉时间流逝, 表现出其对下棋的痴迷程度。
15.这两首诗都富含理趣, 请结合第一首诗的尾联和第二首诗的颔联, 分别对此加以赏析。(6分)
答案:
三、本大题共4小题, 共21分。
14.(3分)C
15.(6分)参考答案:
第一首诗尾联, 作者有慨叹也有议论, 他一边下棋, 一边在留心棋给人的启示。“骄兵必败”“多疑必失”, 这既是作者在棋局上的自我提醒, 也是他感悟出的人生哲理。
第二首诗颔联, 作者通过比喻描绘下棋者, “心似蛛丝游碧落”写下棋者思绪的飘荡、灵动, “身如蜩甲化枯枝”写下棋者意志的集中, 已达忘我之境。作者借此生动地揭示了做事需凝神专注、投入忘我的道理。
【评分标准】每一联赏析3分(揭示“理”1分, 结合诗句内容赏析“趣”2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