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5~16小题。
北青萝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 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 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 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 吾宁爱与憎。
注释:本诗为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访问山中僧人后所作。北青萝, 山名, 诗中指僧人所在。崦, 即崦嵫山, 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颔联写景, 景中暗含着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落叶人何在”与“空山不见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颈联刻画孤僧的形象, 诗人并没有直接描绘其外貌特征, 而是仅通过环境描写进行侧面烘托。
C.尾联议论抒情, 写诗人悟出的禅理, 世间万物皆在微尘, 无需执着于自己的喜爱和憎恶。
D.全诗先写出访, 次写途中所见, 再写遇僧, 最后以思想收获作结, 起承转合, 层次分明。
16.诗人是如何从这位僧人身上悟得禅理的?请结合前三联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B(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项“仅通过环境描写进行侧面烘托”错, 颈联中“独敲”“闲倚”也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了孤僧的形象。故选B。)
16.“茅屋”“孤僧”突出僧人清贫孤独的生活, “寒云路几层”写出了山的深远, 表现僧人远离红尘、出世在外的境界。“独敲初夜磬”写出僧人对佛的虔诚, “闲倚一枝藤”写出僧人的闲适超脱。黄昏中清脆的磬声, 山间寂静的氛围和僧人过着清贫的生活却能虔心向佛、安闲自适的态度, 让诗人悟得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