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小题
古别离【唐】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 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马鞭云外指, 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毵毵:柳枝浓密下垂 不那:无奈
14. 下面对诗的内容和分析, 错误的两项是()
A. 诗歌首句, 作者如实地写出春天的景色, 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
B. “酒半酣”三字丝毫看不出离别, 写出了诗人喝酒正酣的状态。
C. 第三局用“更”“指”两字, 写出作者信马挥鞭的动作, 画面栩栩如生。
D. 第四句进行想象, 将要去的江南, 春色怡人, 尽是欢乐
E. 全诗色调鲜明, 音节和谐, 语言流畅华美, 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5. 从全诗看, 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如何表现“别离”之情的?
【答案】
14. BD
15. (1)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或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 一二句实写眼前之景, 三四句是虚写想象之景, 用乐景写哀情借景抒情(2)“酒半酣”三字带出离请别宴的情景, 巧妙的表现离愁(3)想象别后江南美景, 用“断肠”表现情感之深, 愁苦之甚。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 B项“酒半酣”三字带出离别宴饮的情景, 写出送别场面;D项, 写出因春色而触动的离愁。
15. 试题分析:题干是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 首先点出手法, 然后结合诗句“酒半酣”“断肠”, 具体分析如何表现“别离”之情。
点睛: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有白描、烘托、渲染。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以乐衬哀, 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