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晩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 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 且休休, 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 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鹅湖, 山名。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北。辛弃疾遭到主和派的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书咄咄:晋殷浩被废黜后, 用手在空中书写, 作“咄咄怪事”四字。唐司空图隐居山中, 作《休休亭记》云:“休, 休也, 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汉班嗣书简云:“渔钓于一壑, 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 则天下不易其乐。”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枕簟”句写气候变化。虽未入秋, 但秋意来袭。这种清冷的感觉, 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也是词人心绪的外露。
B. “断云”句写江上风光。漂浮水面的片片烟云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消散, 这景象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给人以阴冷的感觉。
C. “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景, 池塘里红莲盛开, 相互偎依, 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 堤岸上的白鹭却静静地兀立着。
D. “醉”字由荷花之红引出, “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 造意遣词, 俱尽其妙。红莲白鸟互相映衬, 境界优美。
15. 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答案】14. B 15. 词人连用三个典故, 看似向往安闲隐居的生活, 实际上是悲愤故作旷达之辞, 词人志在恢复中原, 却遭排斥打击, 感叹自己病后精力衰退, 深恐无法为国效力。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 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 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 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B项“这景象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给人以阴冷的感觉”对诗句画面意境理解错误, 应该是描绘出一幅水远天长, 苍茫无际的画面, 给人苍�!⒖母芯�。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审题, 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 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尤其要重视注释的提示作用, 再逐句翻译诗句, 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 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题先通读全词确定情感, 再抓下阕主要内容来分析, 充分理解注释的典故, 还要抓住“咄咄”“休休”“衰”“懒”这些关键词语重点分析其情感。下阕的前两句“书咄咄, 且休休”连用用典, 借前人被贬的悲愤来抒写自己的悲愤;第三句“一丘一壑也风流”再化用典故, 以故作旷达之辞来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后两句通过描写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 实则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英雄易老”的悲愤。最后知人论世, 结合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 恢复中原, 不难得出他深恐无法为国效力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