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浣溪沙① 苏轼 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 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② 老幼扶摧收麦社, 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其三 麻叶层层苘叶光, 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③ 垂白杖藜抬醉眼, 捋青捣麨餪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④ [注]①宋元丰元年, 徐州春旱, 词人时任徐州太守, 往石潭祈雨, 得雨, 复往石潭谢雨, 途经乡村, 写下一组《浣溪沙》词记途中观感。②蒨:同茜, 绛红色。③络丝娘:纺织娘, 此处代指缫丝姑娘。④餪:女嫁三日送食曰“餪”, 此处指馈赠饭食。 1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浣溪沙》组词以独特的视角, 捕捉初夏雨后乡村两三画面, 笔触始终不离农事和乡情, 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 B.《其二》下阕写村落祠堂, 村民扶老携幼, 举行麦收前的赛神活动来感谢天降喜雨, 祠前乌飞鸢翔, 道旁老翁醉卧, 人与自然和谐, 一片喜庆。 C.《其三》下阕写扶杖老农见太守造访, 情不自禁地从田头捋下待熟青麦粒捣成粉, 馈赠客人以尝新, 词人趁势询问豆子何时成熟, 满是关切。 D.苏轼为官对田园怀有亲近之心, 这两首《浣溪沙》词, 写了行经乡村路途所见或所闻所问, 无不反映乡民情绪, 也交织着词人的欣悦和同情。 15.两首词的上阕分别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乡村女子?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4.C 解析:C.据《其三》下阕“垂白杖藜抬醉眼, 捋青捣麨餪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有“饥肠”语, 应是青黄不接时农人挨饿;又有“餪”语, 特指馈赠饭食。故知白发老人见太守来访, 情急之下只好从田中捋些将熟的青麦粒捣成粉状, 聊充招待。说“情不自禁地”不合词境, “尝新”也无从谈起。 15.①《其二》上阕, 捕捉乡村女子的群像, 动态地再现她们稍事打扮争相围观太守热闹欢快的场景;匆促抹红的外貌描写、挤破红裙的动作描写, 传神地表现了农家女充沛的活力。(3分)②《其三》上阕, 描写雨后麻叶滋润光泽, 设问谁家煮茧香, 以此铺垫, 引出娇语缫丝的农家女, 顺序从视觉、嗅觉、听觉中来, 着力表现了农家蚕妇的勤劳。(3分)(围绕一主要手法作答)
作者其它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