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15~16题。
睡起已亭午终日凉甚有赋
陆游
饭罢颓然付一床, 旷怀真足傲羲皇。
松棚尽日常如暮, 荷沼无风亦自香。
倚杖月生人影瘦, 岸巾露透发根凉。
颇闻王旅徂征近, 敷水条山兴已狂。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四年, 为陆游致仕后居于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所作。②羲皇:犹言羲皇上人, 太古之人也。陶潜文:“常言五六月中, 北窗下卧, 遇凉风暂至, 自谓是羲皇上人。”③敷水在陕西华阴县西, 条山在山西南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 -项是(3 分)
A.第一句写诗人饭后“颓然”而卧, 这一日常生活场景透露出诗人致仕后内心的颓唐。
B.第四句从嗅觉角度描绘塘中的荷花, 突出荷花的芳香自溢, 表明居所环境清幽怡人。
C.第五句勾勒出一-幅月 下拄杖的图景, “月生”说明时间发生了变化, 暗示诗人驻足良久。
D.第六句借助“露透发根凉\“这-~细节表现诗人晚上在室外的细腻感受, 照应了诗歌标题。
16.对于结句, 有人认为“敷水条山”实指陕西、山西一带:也有人认为“敷水条山”虛指隐居之地。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5.(3分)A(A项“透露出诗人致仕后内心的颓唐”表述有误, 与语境不符。)
16.(6分)示例一:认同第一种观点。(1分)“敷水条山”实指陕西、山西一带, 是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1分)尾联是诗人想象此地的百姓听闻天子的军队即将征伐金兵的消息后十分兴奋的场景。(2分)从侧面表现诗人对收复失地的热切期盼之情。(2分)
示例二:认同第二种观点。(1分)“敷水条山”虚指隐居之地, 在本诗中代指诗人自己, (1分)尾联写已退职隐居的诗人听到天子的军队对金征伐消息后的激动心情。(2分)这与前三联表现的隐者心境形成对比, 更能表现诗人始终心系国家、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忱。(2分)(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