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拟古》(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
陶渊明
其一
荣荣窗下兰, 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 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 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 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 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 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 离隔复何有?
15. 下列对诗歌图片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一、二句连用两组叠字, 两个典型意象, 既描写出居所环境的优美, 也寓指两人之间感情的纯洁和深厚。
B. 诗歌三、四句写别离的憧憬, 上承一、二句的情感, 下与九、十句形成强烈对比, 抒发了抒情主人公的伤感。
C. 诗歌七、八句通过想象“君”与嘉友不需交谈, 也不需借助外物, 自然沉醉, 侧面表现了“嘉友”的魅力。
D. 诗歌尾句运用反问手法, 表达了与“天涯若比邻”相似的观点, 卒章显志, 有力地突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16. 本诗最后四句与《诗经·氓》最后一节“及尔偕老……亦已焉哉”表达的情感态度同中有异, 请简要分析
【15~16题答案】
【答案】15. D 16. 相同点:本诗将自身的际遇作为教训告诫年轻人, 《氓>中打情主人公明确行为是有界限的, 说明两位抒情主人公都对感情理智、理性。
区别是:《氓》中抒情主人公明确表示两人的感情结束, 表达了坚决分手的决绝态度, 《拟古》尾句感叹一旦两人分离, 深厚感情将不复存在, 表达了作者对负心人的怨恨。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 “意气倾人命, 离隔复何有?”作者表达的含义是:感情深厚的两个人一日分离后感情可能就没有了。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本诗“多谢诸少年, 相知不忠厚。意气倾人命, 离隔复何有?”意思是“告诫世间青少年, 相知未必心不变。你为情谊愿献身, 他将你弃无情感”, “谢”是“告诫”之意, 诗人也自身感受告诫年轻人, 不要对感情太过真挚, 因为相知并不忠厚, 一旦两人分离, 感情便不复存在。借对远行游子负约未归的怨恨, 感慨世人结交不重信义, 违背誓约, 轻易初心。
而《诗经·氓》最后一节“及尔偕老……亦已焉哉”意思是“当年发誓偕白头, 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 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 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 哪料反目竟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 既已终结便罢休!”女子以自身遭遇感悟了一个道理, 不要轻信男子的感情, “淇则有岸”句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 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 也有边际。言外之意是人的行为应当有界限;而为了摆脱这些痛苦, 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 算了, 算了。
两者相同点是:都对感情理智、理性。
不同点是:《氓》中抒情主人公明确表示两人的感情结束, 表达了坚决分手的决绝态度, 《拟古》尾句感叹一旦两人分离, 深厚感情将不复存在, 表达了作者对负心人的怨恨。
作者其它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