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练习 | 诗词大全 | 诗词赏析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 | 诗词下载|

您的位置:诗词鉴赏练习题 >查看内容
 
辛弃疾《瑞鹤仙·赋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瑞鹤仙·赋梅
辛弃疾
雁霜【1】寒透幕。正护月云轻, 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 艳妆难学。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着。倚东风一笑嫣然, 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 水边楼阁。瑶池旧约, 鳞鸿【2】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 寻桃觅柳, 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 数声画角。
注释:【1】雁霜:严霜。【2】鳞鸿:鱼雁, 此处代指书信。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不仅写了梅花的姿态, 还写到了梅花的内心及命运。
B.本词借物抒怀, 借写梅花寄托了词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
C.辛弃疾词作善于用典, “瑶池”两句运用典故传情达意。
D.本词风格以沉雄豪迈为主, 以细腻柔媚为辅, 格调鲜明。
13.下列对具体词句的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溪奁”一句, 写梅花生于溪边, 似美人以溪为镜, 在寒夜中梳妆。
B.“倚东风”两句, 由虚转实, 写梅在春风中转盼一笑, 使万花失色。
C.“粉蝶儿”三句, 写粉蝶未察觉桃花、柳絮已开遍南枝, 意味深长。
D.“但伤心”两句, 表面写梅花冷落伤感, 其实暗含作者的悔恨之情。
14.请从梅的形象、描写手法和思想情感等三方面, 比较本词与辛弃疾青年时期词作《生查子·重叶梅》的不同之处。(6分)
生查子·重叶梅
辛弃疾
百花头上开, 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 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 不管江妃【1】怨。折我最繁枝, 还许冰壶荐。
注释:【1】江妃:即梅妃, 性喜梅, 所居处植梅。

 
答案:
12.D(3分)【解析】“以沉雄豪迈为主, 以细腻柔媚为辅”有误。
13.A(3分)【解析】B项, “由虚转实”有误;C项, “粉蝶未察觉桃花、柳絮已开遍南枝”有误;D项, “暗含作者的悔恨之情”文中无据。
14.(6分)【答案示例】
梅的形象。《瑞》词之梅, 是从雪后园林、水边楼阁沦落至溪边, 无人欣赏, 处境孤独、落寞的形象, 而《生》词之梅, 是于风雪中比百花先开放, 不畏严寒, 从容自如的形象。(2分)
描写手法。《瑞》词写梅,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以及细节描写的手法进行描写, 而《生》写梅以白描为主。 (2分)
思想情感。《瑞》词寄托有不被人赏识的伤世之感和不平之气, 暗含心怀家国却壮志难酬的深沉痛苦, 《生》词表达了对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雪虐风威的精神品格的赞美, 表达自己孤高脱俗的志趣和超卓挺拔的个性。(2分)
【评分标准】“思想情感”“梅的形象”“描写手法”每个角度比较2分, 每个角度至少说出一处符合词作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 能言之有理即可。





作者其它练习:
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辛弃疾《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满江红·和卢国华》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满江红·贺王帅宜子平湖南寇》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贺新郎·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阅读练习及答案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念奴娇·西湖和人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阅读练习及答案(含译文) 
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鹧鸪天·和昌父》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阅读练习及答案(含赏析)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一枝花·醉中戏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阅读练习及答案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剪梅·中秋无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阅读练习及答案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阅读练习及答案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阅读练习及答案 
诗词练习搜索

题目:
类型:

专题推荐
 
作者相关
相关资料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中国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歇后语大全 文言文翻译 绕口令大全 语题库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版权所有 信息网